施工现场来了一位倒腾渣土的博士
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卢重佑
(相关资料图)
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,广州市科协近日发布2023年广州市“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”项目(以下简称“青托项目”)立项公示,广州建筑属下广州建科院集团的崔皓博士成功入选,成为全市唯一获得立项的建设工程类企业申报者。
2021年,崔皓博士毕业后来到广州建科院集团。“我有个‘无废城市’梦,所以选择建设工程基坑渣土作为研究对象。”谈起自己的研究领域,崔皓如数家珍,“我国每年平均产生20亿吨工程渣土,而城市中大量渣土只作简单的填埋处理,造成严重的土地浪费、滑坡、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。”
2021年生态环境部、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指出,要实现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。在实际施工中,基坑开挖工程产生的渣土量占建筑垃圾总量的60%-70%。
如何让这些基坑渣土变废为宝,华丽实现“再就业”,成为建筑垃圾减量化的关键,正是崔皓要用环境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建筑行业难题的突破点。“基坑渣土也是土,是很好的自然资源,通过技术手段去除污染、提升营养,就能被改造成品质良好的种植土。”他说。
2022年,崔皓开始了他的研究,他来回奔走在施工现场、实验室、花卉种植基地之间,采集渣土样品、分析各类数据、观察植物长势。这种研究需要施工单位等各方配合,但这会打乱他们原有的工作节奏。崔皓在施工现场开展渣土研究时,身旁常冒出不理解的声音:“这些土有啥可研究的,通通拉走填埋掉不就好了?”
崔皓开展现场取土调研。受访者供图
他不为所动,用一个个实验成果让大家折服,慢慢地,大家都跟这名“捣腾”渣土的博士熟络了起来,开始理解和配合他的研究。
在崔皓看来,研究中最棘手的事情是种植土的产品化问题。“和学校里做学术研究完全不一样,企业的科研成果往往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产品,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。”崔皓表示,以种植土为例,要综合考虑产品的重量、售卖半径、原材料供应等问题,才能确保产品在市场上有足够的接受度。
作为90后的一员,崔皓有自己的科研态度。“不能为了科研而科研,搞一些好高骛远的东西,而是要立足实际,找准方向,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做。”崔皓以自己在广州建科院集团的经历举例,科研创新要真正扎根于企业实际需求,为生产经营、业务拓展服务,才能走得更远,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价值。
崔皓开展基坑渣土实验。受访者供图
说起当下流行的“卷”文化,崔皓说,科研道路是艰辛的,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把事情做好、做扎实,就不会觉得是在“卷”别人或被别人“卷”。“说别人太‘卷’,只是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好,寻求一个心理安慰罢了。”
目前,崔皓已经取得不少科研进展。在对广州市多个新建工程基坑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崔皓提出了基坑渣土性质快速检测方法,同时通过将性质较好的基坑渣土与城市园林固体废弃物结合,适合苗圃培育、园林种植、道路绿化的多种产品,实现对城市有机固废(园林废弃物)和无机固废(工程渣土)的协同处理。
作为广州建科院集团青年后备人才,崔皓表示,自己很享受如今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氛围,也将继续以顶格的标准、满格的状态奋斗在科研一线,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。
“青托项目”是广州市科协在2019年启动的人才项目,是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“天使投资”,旨在稳定支持有发展潜力,但还未获得任何“帽子”的青年科技工作者,帮助他们打通成才的“最初一公里”,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广州科技创新的强力后备军。
关键词:
2023-05-30 21:49:42
2023-05-30 21:24:41
2023-05-30 20:55:46
2023-05-30 20:44:33
2023-05-30 19:55:01
2023-05-30 16:55:54
2023-05-30 16:36:18
资讯
品牌